DV扫盲必读 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

  • 来源: 新浪科技 作者: 黄艳   2008-07-25/09:33
  •    年终岁尾将至,商家强劲的促销信息深深打动了不少消费者,数码摄像产品也不例外,不少新手打算购买数码摄象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购买要求。比如:

    “希望成像效果比较清晰,色彩还原度较高的”,“希能直接拍摄16:9图像,因为家里的电视是16:9的”,“希望室内拍摄效果好的,因为的给宝宝拍嘛,一般都是在室内”,“光学变焦最好能在15倍以上,或者10倍以上,防抖性能最好能强一点”,或者在几款类似价位,各有特点的产品中难以抉择,如“96E好还是GS508好”之类。通过网友的提问,笔者也感受到了新手容易走入的一些误区。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

    JVC硬盘摄象机包装

    俗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产品的性能基本上和人民币的厚度成正比,钱包很鼓,当然可以买到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出众的产品,但是,多数消费者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在正式接触数码摄象机之前,却很难了解到即将入手的数码摄象机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

    不少人经历过选购、入手使用一段时间数码摄象机以后,对于这之前的考虑过的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不过即便是不满意也只能接受既定的现实了,那么购买数码摄象机之前究竟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或者说,如何避免走入购机的误区呢?笔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其他朋友的关心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误区:

    误区一:寻求完美机型;

    误区二:变焦倍数越大越好,数码变焦越高越好;

    误区三:对防抖功能期待过高;

    误区四:买带照相功能的DV就可以不买DC了;

    误区六:配件最好一次购买齐全,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优惠;#p#副标题#e#

    首先,购买数码摄象机之前要确定购买的用途,是普通的家庭记录,还是打算自己拍些影片,过把导演的瘾?在这些问题弄明白之后,就可以基本确定需要购买的什么样的摄象机(MINI DV还是光盘DV、硬盘DV等MPEG-2阵营?)。专业以上机型这里不做评述,毕竟家用发烧级别的玩家对这些动辄数万或数十万的东东也不是说上就能上的。

    不过,不管是哪类家庭用户,在初次接触数码摄象机之前都往往都容易进入一些认识的误区。

        数码摄象机购买常见误区

        误区一:寻求功能完美的机型

        走出误区:家用机型都不完美,家用产品的性质和价位决定了厂家不会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

        大尺寸单CCD还是3CCD?

    CCD是数码摄象机的核心部件,但是现在家用机里,尺寸普遍都已大大缩水了。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买到各方面都如意的机型,但是,对于几千块钱的家用产品,例如过去争论的很多的HC 96E,GS308GK等,也不是尽如人意的,画质上两者只能说是半斤八两,不能简单地说3CCD的真的在色彩上的表现明显比单CCD好多少。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2)

    索尼DV产品在家用市场上占有量最大

    大尺寸的CCD的低照度表现就有多么优秀。都是相对的。真要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应该不是这个价格了。完美的机器在家用领域里还没有生产出来呢。家用机都是萝卜白菜,不是人参,大家只能各取所需、各取所爱。#p#副标题#e#

        误区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好,数码变焦越高越好

        走出误区:家用摄象机光学变焦10倍就够用了,过高的光学变焦倍数只会带来画面的强烈晃动;数码变焦没有实际意义。

    数码摄象机的变焦分为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好的镜头的光学变焦长焦段成像虽然也不错,但是,笔者仍然不推荐那种光学变焦倍数很大的产品,家用10倍就够用了。变焦倍数过高的产品,往往CCD也是入门级的配置。高端的数码摄象机反而只有10-12倍。另外,高光学变焦对于画面的稳定性也提出的很高的要求,抖动的让观众头晕的画面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3)

    低端家用DV往往以超大光学变焦为卖点

    而数码变焦则是纯粹的鸡肋了,有的产品宣传变焦倍数达到几百倍甚至1000倍,只能忽悠没有用过的新手。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而是一种画面放大,即把原来CCD上的一部分影像放大到几十甚至于几百倍而成为一整幅画面,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远处景物被拉近的感觉(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此时的影像就变得模糊而不够清晰。因而,利用数码变焦功能拍摄的画面粗糙,影像模糊,并无多少实际使用价值,客观地说数码变焦的实际意义并不大。#p#副标题#e#

        误区三:对防抖功能过高期待

        走出误区:防抖效果聊胜于无,最好的防抖工具是三角架和铁手功夫。

    数码摄象机的防抖分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两种。光学防抖效果略好于电子防抖。有光学防抖的数码摄象机成本自然就提高了不少。摊到消费者头上大约1000元左右。有人在颠簸的汽车上使用过某品牌摄象机的光学防抖功能后,发现防抖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原因如下。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4)

    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松下GS308GK

    第一,防抖只是摄象机的辅助功能,不能过高的期待。第二,摄象机的防抖功能也不该这样使用,不要说家用摄象机,就算是专用机、广播级的大摄象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去随意拍摄几乎不能用的画面。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摄象机附件被开发出来,比如车载摄象机稳定器,摇臂等等,当然这都扯远了。其实最好的防抖是三角架,最烂的三角架胜过最好的光学防抖。#p#副标题#e#

        误区四:贵的摄象机低照度会很好。

        走出误区:家用摄象机的低照度表现都不尽人意,一分钱一分货,高端的更接近专业机的水准。提高拍摄环境的亮度是良方。

    说句不客气的话,家用摄象机的低照度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入门级别的摄象机的弱光表现更可以用烂来形容。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厂家从以前入门机型普遍使用1/4尺寸的CCD,到现在广泛应用1/6英寸,结果是拍摄的画面色彩还原差,有的产品色彩近乎黑白,噪点丛生,任何品牌概莫能外!就算是高端也只是更接近专业机的水平,要看大家的接受程度了。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5)

    低光照下使用辅助灯具效果提升明显

    笔者用过10年的专业及广播级的摄象机,但第一次使用家用摄象机,它的低照度表现仍然让笔者大跌眼镜!所以,最明智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在弱光环境使用。非用不可的时候,可以增加现场的照度,换一盏功率大些的灯具。或者另外购置外接灯具。这个问题稍后详谈。#p#副标题#e#

        误区五:买带照相功能的摄象机就可以不买数码照相机了

        走出误区:1+1大于2合1。DV、DC,一个都不能少。

    这个也是消费者经常陷入的误区。出门在外,谁也不想身上都是大包小包的,很不方便。除此之外,大家苦惯了,像本人,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见到有多用功能的摄象机,当然巴不得早点入手!不过,我要说声且慢!古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DV和DC目前还是不可能相互替代。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6)

    索尼HC96E

    虽然不排除有些家用高端摄象机能够拍摄出成像比较优异的照片来,对于成像要求不高的消费者来说可以一机走天下了。不过,这样的机型的价位也是相当可观。不少数码摄象机尽管号称400-500万像素,但是实际拍摄效果也不过和几年前的200万像素的DC相当,带拍照功能的摄象机不是一台DV和DC的简单相加,他们的组合效果远远不如一台中端DV和入门DC的组合,尽管价位相当。DV的照片和DC的录像一样都属于附属功能,都还没有到可以取代对方的地步。DV和DC,一个都不能少。#p#副标题#e#

       误区六:关于配件,最好一次购买齐全。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优惠

        走出误区:分成几个优先等级购买。

    家用摄象机除了购买机器时随机附送的标准配件以外,还有一些是需要掏钱购买的配件。比如,UV滤光镜、液晶屏贴膜、大容量电池、录像带、摄像包、三角架、广角镜、增倍镜、麦克风、稳定器,摇臂等等。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7)

    刚入市就销量很好的索尼HC28E

    有的消费者喜欢在购机的时候一并买了,认为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优惠,其实,往往成了冤大头,有时候商家卖一台机器所赚甚少,反倒是配件利润颇丰。配件产品,原装的当然最好,不过价格不菲。多数消费者不会选择原装的,但是各式各样的附厂甚至是低价底质的配件充斥着市场,除非具有火眼金睛,否则,连器材都只有一知半解的消费者怎么能了解配件市场的那么多的窍门呢?所以,笔者建议消费者,关于配件购买,可以将它们分成几个优先等级购买。散钱和公款的除外。

    第一优先级的有UV滤光镜、液晶屏贴膜、大容量电池、录像带、摄象机包。这些配件使用频率高,属于当务之急系列。
    第二优先级的有三角架、广角镜和增倍镜。DV爱好者是不可缺少的配件,可以使作品锦上添花。
    第三级就是发烧友级的了,凤毛麟角,不讨论了。

        关于配件的真假和辨别技巧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分类说明。

    DV扫盲必读家用摄象机选购误区排解(7)

    模特手持高清机型

        编者点评:

    本文作者易卜晓欣作为IT168数码影像人论坛DV版的版主,有些丰富的DV使用经验,通过上述常见误区的分析,给入门新手一针见血的指导。随后,我们将邀请易版为网友撰写DV拍摄和选购外围产品的经验技巧。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